家庭健康飲食

研究證實:海鮮有益嬰幼兒和兒童青少年的神經認知發育!平均智商較高

作者\元氣網

孕期和兒童青少年時期(18歲以下)的營養對孩子的神經認知發育起著關鍵作用,在這個時期內,如果沒有足夠的關鍵營養素攝入,可能會導致終生神經認知發育和心理健康受損,並且在隨後的時間裡無法通過關鍵營養素的補充予以糾正。

由美國13位營養學家發表在一份營養學期刊(PLEFA)上的新研究顯示,食用海鮮有益於嬰幼兒和兒童青少年的神經認知發育;母親在懷孕期間食用海鮮的孩子,比母親在懷孕期間未食用海鮮的孩子,平均智商高出7.7分。

海鮮,智力發展,神經系統

研究人員對44項科學研究進行了系統的回顧,以分析孕婦和兒童時期食用海鮮與神經認知發育之間的關係,其中29項研究涉及102944對母子,15項研究涉及25031名兒童。

研究表明,在懷孕期進食海鮮有助於孩子神經認知發育,在出生後的第三天和17歲測試時,均有顯示;與母親懷孕期沒有進食海鮮的孩子相比,母親懷孕期進食海鮮的孩子智商要高出5.6〜9.5分,平均高出7.7分,罹患多動症的風險僅為其三分之一。

此外,研究還發現,攝食足量(超過100盎司/週,約2835克/週)海鮮並不會對神經系統產生任何負面影響,在懷孕期每週食用4盎司(約113.4克),就可有助於孩子神經認知功能的發育。

推薦閱讀:螃蟹是減肥幫手?蛋白質豐富有助燃脂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2015—2020美國居民膳食指南》諮詢委員會的成員J. Thomas Brenna博士說:「孕期進食海鮮對孩子的的大腦、眼睛和整個神經系統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其綜合功效不是任何一種單一營養元素所能達到的,但風險在於吃的海鮮不夠,而非攝入過量。」

海鮮,智力發展,神經系統

根據2010年和2015〜2020年《美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海鮮的定義,海鮮是指生活在海洋、淡水湖泊和河流中的一大類海洋動物,包括鮭魚、金槍魚、鱒魚和羅非魚等魚類,以及蝦,蟹和牡蠣等貝類。在這個定義中,海洋哺乳動物(如鯨魚)和海洋植物(如海藻)均不被視為海鮮。

推薦閱讀:「地中海飲食」真的可以緩解抑鬱症嗎?

由於海鮮富含嬰幼兒和兒童青少年神經認知發育的關鍵營養素,包括碘、維生素B12、鐵、維生素D、鋅、錳、高度不飽和脂肪酸omega-3與omega-6,《2015-2020美國膳食指南》建議居民每週應食用8盎司(約226.8克)海鮮產品,每天能為機體提供250mg EPA和DHA,兒童應減量;孕婦及哺乳期女性應每週食用8〜10盎司(約226.8〜283.5克),以為孩子提供足夠的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omega-3不飽和脂肪酸。

由於海鮮中含有重金屬汞,因此在食用時應選擇EPA和DHA含量豐富而汞含量很低的海鮮,如鮭魚、鳳尾魚、鯡魚、西鯡魚、沙丁魚、太平洋牡蠣、鱒魚、大西洋和太平洋鯖魚。經常性食用海鮮以至於超過推薦量的人群更應該注意,要選擇含汞少的海鮮。

元氣網】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吃海鮮能提高孩子智商嗎?美最新研究證實了

執行編輯:Hovis
核稿編輯:Julie

Tag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