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生活
【過年禁忌】農曆年初一到初五的傳統禁忌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過年是所有小朋友最開心的節日,可是大人當天總是會一旁提點許多禁忌或是一些初一習俗應該注意的事項。今天小編就要來告訴大家初一到初五的春節傳統習俗,爸媽也可以趁這個節日教育小朋友初一習俗,其實也滿有趣的呢!
推薦閱讀:春聯怎麼貼?春聯怎麼分上下聯?
■正月初一習俗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幹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新年裏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
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板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還有傳說說,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出。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裏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
【新華網】授權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