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

你也犯了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生理檢測有用嗎?

作者\元氣網 陳雨鑫

多數的國人都有打鼾的症狀,醫師警告打鼾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警訊,一旦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恐隨之而來,加上國人愈來愈重視睡眠品質,到醫院睡一晚確認是否「睡得好」日趨常見。

健保署統計發現近年接受睡眠生理檢查的人數,每年平均以5%以上的比率成長,但卻發現少數人一年連續做了6次,進一步分析,1年檢查超過3次以上者,高達7成3未進行手術治療,疑有濫用資源之餘,健保署將進一步了解。

做完睡眠生理檢測,然後呢?健保署針對近年逐步被重視的睡眠問題,做一了解,發現每年申報健保做睡眠生理檢查人數逐步上升,2015年為4萬2213人到了2017年已達到4萬8317人。

健保署醫管組科長王玲玲表示,從數據中發現,一年檢查超過2次以上,約占2成6,其中最高1年做到6次,多在區域醫院。

健保署台北業務組視察張志銘說,睡眠生理檢查後的治療方法多元,但一年需要做3次以上者,初步認為恐需要做更積極的手術治療,因此分析這群患者是否有執行手術,卻發現1年檢查超過3次以上者,多達7成3沒有接受手術治療,甚至後續治療的比率趨近於零。

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障礙,打鼾

綜觀整體有接受睡眠生理檢測的患者也只有1成多,有在檢查1年內接受手術治療,其中以鼻部手術、喉部手術、口、唇、扁條腺及胃部手術為主。

推薦閱讀:睏袂去又擔心用藥後遺症!該如何改善慢性失眠?

台北醫學大學睡眠中心主任周百謙表示,睡眠檢查後的治療,並非只有手術,主要是造成睡眠障礙的成因多元,可從耳鼻喉科至精神科都有可能,通常是先採內科治療,再進行外科治療,初期的處方,可能是先調整寢具及睡姿,部分則是建議減肥,另外像是睡覺時配戴陽壓呼吸器也是常見的方法之一,手術通常是最後手段。

周百謙說,多數睡完一晚的患者,通常都會接受初步的治療,但常會有患者反應「怎麼好得這麼慢」,使部分醫師手中的患者回診率不高,也使睡眠生理檢查成了「睡心安」的檢查,加上睡眠呼吸中止症,引發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需經過一段時間,患者常認為「品質也沒有太差」而中止治療的不占少數。

至於一年做到2次以上,甚至6次,可能是同時在多家醫院排隊,當排到時有「不做白不做的心態」,又或是本身有慮病症,才會出現少數重複檢查的案例,通常檢查1次就能確認有何睡眠上問題。

推薦閱讀:泌尿科醫師深度解析「男性更年期」的徵狀、主因以及療法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從數據顯示,國人對於睡眠生理檢測的接受度高,目前健保給付規定中,並沒有規範一年最多能做幾次,但每個人每年是否有必要檢測超過2次以上,也將深入了解,目前仍尊重醫師的判斷,若有重複檢測的疑慮,將會先輔導了解。

元氣網】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一年到醫院睡6次 睡完未接受手術占7成3

執行編輯:Hovis
核稿編輯:Reese

Tag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