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疾病

【不可不知】醫公開數百顆結石「高爾夫球」大小,什麼人容易有膽結石?

作者\媽媽經編輯 Reese

你常吃油膩食物嗎?看過這張「結石照」立刻讓你回頭是岸!國外醫療保健粉專Meddy Bear」6/3日釋出1張膽囊術後照,病患的膽囊裡集滿數百顆結石,從一粒沙子大小到跟高爾夫球一樣大都有,嚇壞許多網友,直呼「感覺好痛!」、「像一塊肉塞滿大豌豆」、「根本是金屬石頭!」

針對圖片說明,這些結石是消化液的硬化沉積物,在膽囊中形成,最終可能阻塞膽管並引起突然的急遽腹痛,又稱為膽絞痛。在膽囊切除手術期間經常發現膽結石,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僅有少數膽結石,也可能高達數百顆。

膽結石,膽囊發炎,結石
圖片來源:Meddy Bear臉書

哪些人容易產生膽結石?

膽結石主要與個人體質、遺傳有關,此外,有肥胖問題者也較容易生成膽結石。根據馬偕院訊裡頭,胃腸肝膽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朱正心的整理,以下10種狀況容易有膽結石情形,民眾可多加留意。

(1)遺傳:人種不同罹患比率亦有所差異,例如祕魯印地安成年女性可高達80%發現有膽固醇結石,遠高過東方民族。
(2)性別:成年期以後的女性,均比同年齡男性有較高的罹患率。
(3)年齡:年齡越大則罹患率有升高趨勢。
(4)懷孕:懷孕期由於膽汁之飽和度增加,加上女性荷爾蒙的生理作用及膽囊弛張性(atonic)收縮不良,易使結石情況發生。
(5)藥物:長期服用避孕要丸,及停經後使用女性動情激素,臨床上發現有明顯高結石發生率。
(6)肥胖:肥胖的病人,膽汁中有較高膽固醇濃度及分泌,且膽固醇合成作用也較高,故容易結石。
(7)糖尿病:糖尿病人易產生結石,一般歸因於膽汁中,膽固醇分泌過多,及膽囊運動性不全(dyskinesia)。
(8)胰臟疾病:造成膽鹽之消化吸收不良,因此提高結石之可能。
(9)腸道手術後:某一些先天性吸收不良的腸道疾病,及發炎性腸病變,例如克隆氏症,並經手術切除終末端迴腸,或繞道手術,因膽鹽再吸收功能失全,所以膽結石容易形成。
(10)油膩飲食:高卡路里、高油膩的食物,易產生膽固醇性結石,所以高纖清淡的飲食似乎使身體更環保、更健康。

油膩食物,肥胖,結石

膽結石症狀有哪些?

根據朱正心醫師的說明,一般來說,多數人不會有症狀,可能一生都不自覺。而一旦發生膽囊發炎,多半會伴隨發燒、寒憻、噁心、黃疸、右上腹觸痛等症狀,若不予迅速積極的治療,可能會因併發症導致生命危險。

膽囊發炎可能產生的併發症

(1)囊狀管阻塞引起膽絞痛、急性膽囊炎、膽管炎、膽囊蓄膿、膽囊破裂、腹膜炎、敗血症及膽石性腸阻塞。
(2)膽道阻塞性黃疸、膽管炎、膽石性胰臟炎、膽道狹窄及敗血症。
(3)慢性膽囊炎續發膽囊癌的可能亦有人提起。

雖然,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與膽結石和平共處,而感到疼痛的患者在摘除膽囊後,也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看了那張照片,只能說「吃什麼就會像什麼」,民眾還是盡量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體內積滿一顆顆的「高爾夫球」。

Tags

MamaClub

媽媽最關心嘅食、衣、住、行、育、樂嘅大小資訊,無論妳喺邊個階段嘅媽媽、媳婦或者婆婆都可以喺度揾到妳需要嘅精彩內容。歡迎加入MamaClub我哋一齊分享「湊仔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