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節,注定比往年冷清不安。相信所有人和我們一樣,比起除夕歡聚,更關心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進展。截至1月24日12:57,全國共確診了88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
1月20日,鐘南山院士表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
1月2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央視新聞採訪中表示,病毒來源就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
高福表示,病毒不光在感染的人體內看到了,在華南海鮮市場非法銷售野生動物的這些攤位也分離到了病毒。
禍起:華南野味批發市場
華南海鮮市場,華中地區最大的海鮮市場,也是疫情最早的發生地,距離漢口火車站僅僅只有1公里多。華南海鮮市場明則「賣海鮮」,卻也是有名的「野味市場」。
網傳的一張市場「報價表」上,赫然標註著幾十種野味,從十幾塊到幾百塊不等。
菜單上面滿滿的都是孔雀、狐狸、刺猬等野味,連穿山甲這樣的國家保護動物都赫然在列,甚至還有果子狸—2003年引發SARS的傳染源之一!
武漢本地的一個網友在疫情發生後,憤然發布了一條華南海鮮市場販賣野生動物的微博,並稱「早就該管管了!」
骯髒的鐵籠、橫流的污水、混雜的野生動物,這樣惡劣的環境幾乎是病毒的絕佳傳播地。媒體的報導,更是坐實了市場內買野味的訊息。
12月31日,澎湃新聞去華南海鮮市場暗訪。看到了市場內的一家店舖內堆滿裝了野味的籠子。
12月31日下午,華南海鮮市場一攤位店主大爺告訴紅星新聞的記者,六街有幾家賣野味的,有野雞、蛇等很多品種,「你來晚了,(都)關門了。」
而隨著疫情病例被公開,越來越多的證據也指向了華南海鮮市場的野生動物。
武漢衛健委1月11日發布的通告中,發現的41例患者,主要都是華南海鮮市場的批發市場經營、採購人員。第一例死亡的患者,也是常年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採購貨物。
推薦閱讀:感染者持續增加多國出現疫情!WHO世衛組織宣布「武漢肺炎」為全球衛生緊急事件
野生動物,已然是此次疫情中最大的「元兇」
從SARS到鼠疫,動物兇猛
但這並不是第一起由野生動物引起的病毒疫情。
非典SARS冠狀病毒
2003年,在全球造成774例死亡、8069 例感染的SARS,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能力和致死性,可以通過飛沫傳播的特性更讓人談之色變。
人們對SARS進行溯源,找到了農貿市場中的果子狸(後被證實為中間宿主)。為防止SARS 病毒進一步擴散,市場的萬餘隻果子狸、獾、貉等被迅速捕殺。
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MERS病毒)
2012 年,一種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在沙特被發現,約有35% 的病人已經死亡,致死率甚至超過了SARS。
目前的科學證據顯示,單峰駱駝是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的一大宿主,並被證明是MERS 感染的一個動物來源。
單峰駱駝正是許多遊客都會體驗的項目,而且駝肉、駝掌、駝峰也是野味餐桌上並不罕見的菜餚。
鼠疫
2010~2015年全球共報告了3248例鼠疫,其中包括584例死亡。歷史上,鼠疫是導致高死亡率的大流行病。14世紀時它被稱為「黑死病」,曾在歐洲造成約5000萬人死亡。
2019 年11 月,「北京鼠疫」登上熱搜,造成一時恐慌,原因可能是遊客親密接觸了旱獺。
而就在事發半年前,4月的時候,蒙古國一對夫婦食用了未煮熟的土撥鼠內臟後死亡。
致命病毒如何從動物傳播到人類身上?
野生動物帶有病毒,並不是什麼稀奇事。病毒需要寄生在生命體上才能存活,也可以在不同的中間宿主中進行傳播。而最重要的是,病毒在傳播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變異。
不管是SARS病毒還是流感病毒,變異使它們更容易感染人類,同時傳播力和致病力也更強。
就拿17年前的非典來說,大眾一致認為果子狸是SARS病毒的來源,但其實,果子狸只是一個中間宿主,2017年,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成功證實蝙蝠才是SARS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
目前的基因測序結果顯示,這次的冠狀病毒和SARS冠狀病毒相似度很高,很可能也是來源於蝙蝠,而真正的「元兇」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確定。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為了激起大家對於野生動物的恐慌。病毒會隨著宿主的死亡而消亡,也就是說,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大多會「自生自滅」。
再仔細回顧這些病毒疫情,似乎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都和吃野味有著或多或少的關聯。
一口野味的執著
中國人對於野味,總有著一股執念。「壯陽」、「催奶」、「大補」……
比如:穿山甲擅長打洞,於是古人就腦洞大開,認定穿山甲有「打通」的效力。至今很多地方都流傳著穿山甲有「催奶」、「大補」的功效,生完孩子一定要「煲穿山甲湯」喝……在這樣荒謬的理由下,很多野生動物,被吃成瀕危物種。
還有多人也會把吃野味當作「嚐鮮」、「體驗生活」,甚至還有人會覺得「物以稀為貴」,吃野味是身份的象徵,是自己炫耀的資本。
僅僅為了炫耀與獵奇,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成了食客們身份的象徵,難逃被端上餐桌的厄運。
殊不知,當你舉起相機拍下面前的野味秀朋友圈的時候,眼前這一盤高價買到的「美味」,很有可能藏著致命病毒。而你的這一次體驗,會讓更多人陷入病毒疫情的風險漩渦。
後記:
2017年,石正麗曾在《追踪SARS 源頭》演講中這樣說道:
「儘管這麼多年來SARS 沒有捲土重來,但在自然界,這種和SARS相近的病毒其實還是存在的。如果我們人類不提高警惕,那麼下一次的病毒感染,可能是直接感染,也有可能會通過其他動物感染人類,這種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推薦閱讀:人性自私or人溺己溺?武漢肺炎,三種恐慌心境怎麼解
一語成讖!
SARS 過後,廣東省在2004年時發布了一條禁令,全面捕殺野生動物市場的果子狸,取締野生動物交易,關閉野生動物市場。
沒過多久,人們就像從未見識過它的厲害一樣,果子狸、蝙蝠等野味,紛紛重回食客的餐桌。忘性之大,讓人錯愕……
目前,武漢華南野生動物批發市場已休市整治。但依舊有商家心存僥倖,「正月過後再來」。而像廣東佛山等地的「野味年夜飯」,還是依舊火爆。
有人說,此次病毒,是野生動物對人類的報復。倒不如說,是教訓不夠痛,記性還不夠。從SARS到這次的新型肺炎,歷史的悲劇卻始終沒能教會人類「住嘴」。
這一次,我們一定可以再次戰勝病毒。但是下次呢?
當更狠烈更殘酷的病毒捲土重來,我們又將如何面對?拒絕野味。管住嘴,就是管住命。
原文出處【新型肺炎起源:被人類端上餐桌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