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8月14日,美國有一份心理學雜誌刊登了一項研究指出,幸福感的重點在於「對的情緒」,只要是符合妳想要的情緒,不要抗拒,妳將會感到安心然後快樂一點。
推薦閱讀:波蘭媽媽:人都會生氣,但不必羞羞臉
該文作者調查訪談了兩千多人,範圍涵蓋八個國家,得到了如此結論:持續性的快樂或持續性的悲傷、憤怒,都是不現實的;關鍵在於接受當下的情緒,無論是好是壞,接受就會快樂。
也就是說,妳愈是想要什麼樣的感覺,就愈放任自己去獲得它感受它,妳就能夠更快樂(感覺更好一點)。

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應用到生活中很實際的方法,我稱之為「五分鐘生氣法」。
最常見的應用場景,就是生老公的氣:
1.那傢伙第N次把尿漬留在馬桶上。
2.穿了兩次的衣服不洗還給我穿第三次!
3.叫他買個無糖黑豆漿,可以給我拖兩星期還沒買。
4.終於買了黑豆漿回來,結果不是無糖的!到底有沒有用心?!
生活瑣事上的不滿很容易累積,積多了就爆發,萬一那是個特別的時刻,例如周末夜晚的春宵時光、即將回娘家吃飯、即將上床睡覺…等等,那就很糟糕,弄得不好會讓後果延續整個禮拜。
「五分鐘生氣法」就是為了這個。
一股火氣上來,先憋一下,趕快掏出手機設定計時器,或看一眼時鐘掌握時間。
然後狠狠地爆發出來,罵他一個臭頭,隨手摔摔面紙盒,披頭散髮張牙舞爪作出最令人膽顫的表情。
他要敢頂嘴,好,就跟他吵,愛怎麼吵就怎麼吵,享受這段屬於妳的「快樂」時光。
五分鐘後鬧鐘響,妳撥一下頭髮,給他狠狠的一眼,拍拍屁股離開現場。
推薦閱讀:生氣是會傳染的疾病,父母也是帶原者?
兩個重點:
1.發動時千萬別忍,想多兇就多兇。
2.時間到一定要停,反正不會吵出什麼結果(他也不可能改的),妳要的只是抒發。
如果有人告訴妳,什麼夫妻之間要忍讓,太常生氣會破壞關係對健康也不好,妳叫他們洗洗去睡,因為遵循五分鐘生氣法的妳,才是最健康最好的。
因為在乎,所以生氣;因為有控制,所以能放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