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飲食

為何中年連「喝水就胖」?中醫教您如何對症調理、穴位按摩除體濕

作者\媽媽經特約外稿 丁彥伶

大家常聽說「要讓身體健康要排濕氣」不過知名美女中醫師彭溫雅提醒:體內的水份需要靠「氣」來推動,所以濕氣太多或不足,都有害健康,經常有肥胖問題的媽媽們,更容易出現「喝水就胖」,或是體重減不下來!

為什麼會中年發福?彭溫雅說,中醫認為,「胃主受納,脾主運化」,任何食物進入體內,都需要經過脾胃消化吸收,才能進一步轉化為身體的能量,但隨著年齡增加,脾胃的功能會轉弱,即使吃的量跟年輕時一樣,也沒有多吃,還是會有消化不良或變胖的問題,這其實就是身體脾胃功能退化的表現。

不過很多媽媽們都覺得,「我的胃口超級好,絕對不會是脾胃虛弱」,彭溫雅說,其實胃口好,不代表脾的運化能力好,只是很能吃,胃裝了太多,但是脾的運化功能卻很弱,無法將食物轉化為身體可以利用的能量,反而形成多餘的熱量。

推薦閱讀:十大不良生活習慣,造成身體濕氣重

這就是中醫說的「胃強脾弱」,如果選擇的又都是高熱量的油炸食物,這些都是屬於無法被運化的「痰濁之物」,在體內堆積太多,就形成贅肉。而且由於脾位於人體的「中焦」,也就是腹部中心的位置,彭溫雅說,所以很多人變胖,都是由肚子變大開始,起初是鬆鬆軟軟的,後來就變成結實的「大腹便便」。

濕氣調理,穴位按摩,中年發福

如果脾機能虛弱,還會進一步導致腎虛,因為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如果脾胃的氣血生化不足,就會影響腎氣,當身體的氣血不足,就會讓媽媽發生「連喝水都會變胖」的情形!

彭溫雅說,臨床上看到很多媽媽的肥胖體質,是屬於「脾虛濕阻型」,所以媽媽們常會覺得:「我明明都吃不多,甚至比一般人食量還要小,卻感覺只多喝幾口水都變胖」。她提醒,其實這是因為原本應該代謝出去的水分停留在體內,所以顯得肥胖, 她建議這種體質的媽媽們除了建議三餐要正常飲食,還要再加上健脾去濕的中藥材,並且要增加一些運動量,很快就可以看到很好的成效。

另外,如果媽媽們檢查出有脂肪肝的問題,則建議要從「肝膽濕熱」著手。彭溫雅說,中醫認為「濕性纏綿」,肝膽經的濕熱無法短時間去除,因此若濕熱膠著,就好像是油和到麵裡,變得難分難解,要降肝膽濕熱,則需使用苦寒的藥材,不過這些藥材只能短期使用,若長期使用,小心會損傷脾胃的陽氣,古代中醫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就提到:「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就是說要先顧好脾胃,否則再好的藥物也發揮不了作用。

推薦閱讀:為何日走萬步小腹如故?試著改採高強度有氧運動雕塑下半身

她建議想要減重的媽媽們,可以喝「玫瑰山楂消脂湯」,用玫瑰三錢、山楂二錢、甘草一錢,以三百毫升水煮滾後去渣,如果有吃大餐的時候,用餐後服用一帖,可幫助排油降脂。

沒事按按手、按按腳和肚子也能瘦

另外,也可以利用穴位按壓降低體脂而改善肥胖,彭溫雅建議三大保健穴道;包括內關穴、滑肉門穴和三陰交穴,內關穴在我們的手腕橫紋的上兩吋,約兩個手指寬的位置,它是「經氣」和「絡氣」交會樞紐,飯前按壓可以減少胃酸分泌太多,避免胃口大口吃太多。

濕氣調理,穴位按摩,中年發福
內關穴

滑肉門穴在肚臍上方一寸再往左右外側旁開兩寸的位置,屬於胃經,建議可以做「手插腰」的姿勢,把大姆指往滑肉門穴的位置按,經常按壓有助消除脂肪,建議飯前按壓,可以健脾化濕。

濕氣調理,穴位按摩,中年發福
滑肉門穴

三陰交穴在腳踝內側上三寸,是肝、脾、腎三條經絡的交會穴,能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如果有糖尿病,按壓可增進胰島素含量,有助調節胰島作用。

濕氣調理,穴位按摩,中年發福
三陰交穴

還有更多調節體內濕氣的內容,彭溫雅最近集結成「濕氣調理全書」,媽媽們有更多想知道如何調理體內濕氣保健康的內容,都可以參考本書,有各種穴道按摩,還有保健食譜,歡迎媽媽們參考。

執行編輯:Hovis
核稿編輯:Stephanie

Tag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