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育兒成長

孩子內向注定被社會忽視而沒成就!?三點說明內向的人其實更優秀

作者\媽媽經編輯 Gimmy

許多父母親會擔心孩子的內向性格,將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變成沒有朋友、不合群的邊緣人;又或是替孩子擔心他們在未來可能會被社會忽視、唾棄甚至淘汰!但其實人的性格,對孩子雖有影響,但和他未來的成就關係不大。

內向,外向,性格,社會偏見
圖片來源:youtube@TED。

社會偏見:內向者不如外向者
小時候我們可以在學校看到參與活動總是那幾個陽光外向、會社交的固定班底;長大我們在社會,見到社交場合上總是充斥著外向的人,即便內向者參與其中存在感也不高。

世界上的人們總是喜歡外向、陽光活潑的人,但這些人的存在何其地耀眼,因而使內向的人容易受到忽視,甚至使社會大眾落入內向者注定面臨失敗、孤獨的偏見當中。

根據蘇珊.凱恩(Susan Cain)的TED演講――內向性格的力量(The power of introverts),他闡述其職業不是一直以來所夢寐以求的作家而是一名律師,原因是希望自己變得更勇敢、更外向。但其實他認為這對世界而言是一種損失,因為我們忽略了內向者的力量與優秀,他們一樣具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推薦閱讀:看見內向孩子的心,別急著給他們貼上不禮貌的標籤

世界上很多具有改革力的偉大領袖是內向的人
萬有引力、相對論、Google、《哈利波特》、查理.布朗、《辛德勒的名單》、蕭邦的《夜曲》……這些名詞應該都耳熟能詳,那大家知道這些名詞都是由內向的人發現或創造出來的嗎?大家是否又知道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都屬於內向的人?

內向,外向,性格,社會偏見
圖片來源:youtube@TED。

三點說明:性格內向的人,其實更加優秀!
1. 內向性格的力量
獨處能使一個人產生創造力以及從中獲取不同想法或靈感,而恰巧內向者偏好獨處而非整天社交跟隨群眾。而有心理學家發現,擅長變換思維、能提出不同想法的人,通常具有明顯偏內向的特徵,這說明了內向性格的人有很多潛在於內心的力量。

2. 內向者的領導力
內向者在獨處的時光,除了能夠幫助自己產生創造力之外,對於自己想法的重複驗證與思考也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往往能夠理解真理或提出自己獨特的想法與見解,讓其他人檢驗甚至作為參考。

而現代心理學有一理論是:一個人和一群人相處時,將很難不合群地複製團體的思想並且模仿其行為,而且人們通常難以察覺這一切。很剛好的是,人們通常會複製並跟隨這個團體裡的核心人物,而該核心人物基本上都是具有領導力與個人魅力之人――內向者。

3. 內向者可以做出更佳的決策
不少內向者會具有一點完美主義的傾向,因此往往會影響他們的決策,像是做決策前,他們會不斷地比較各種選項的優缺點,並且審慎評估行為的後果。此外,心理學家科林.德揚(Colin DeYoung)曾經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證明性格內向者能做出更佳的決策!

推薦閱讀:精選4場TED的演講,從「負面情緒」中發現面對的力量

內向,外向,性格,社會偏見
圖片來源:youtube@TED。

當所有人都是外向者而發光發熱,那世界便會不平衡
性格的不同,是由於每一個人生活中的大小事綜合影響而來的,因此內向者應該不畏懼、不自卑、不用太在意他人的眼光,更不用刻意為了迎合世俗而改變自己,只要記得一件事――單純地把自己做好就行了!

Tags

MamaClub

媽媽最關心嘅食、衣、住、行、育、樂嘅大小資訊,無論妳喺邊個階段嘅媽媽、媳婦或者婆婆都可以喺度揾到妳需要嘅精彩內容。歡迎加入MamaClub我哋一齊分享「湊仔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