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最高層次的教養,就是給家人「和顏悅色」的好臉色
作者\媽媽經編輯 Reese
最難的教養之道,就是給父母好臉色看,你認同嗎?《論語 · 為政第二》中記載: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短短一句話中,孔子認為若只是以事師之道對待父母,還不足以為孝,面對家人,和顏悅色與之相處,最是難得。換言之,要達到至聖先師的孝順等級,首先人們或許要能洞察自己的情緒管理。
人們習慣在外頭親切有禮,對親人講話卻尖銳用力。雖然,孝順不等於聽話,做人子女也有表達自我意見的權利,但是,有時候與家人起衝突,有可能是當下兩人的情緒都不好,在外面壓抑了一天,回來面對面之後火山爆發。
推薦閱讀:孝順是過時的觀念?李安:與其教孩子「孝順」不如教他如何去愛
你對待家人的態度,展現你真實的內在教養
這時候,面對家人的態度,大大展現了你在「自我覺察」與「情緒控管」的能力。因此也有人認為,想看對象值不值得結婚,就看他怎麼跟家人相處。
第一,擺臉色給父母看、與父母發生衝突,這種負面情緒是來自於外界,還是內在?如果是外界,我們卻將這股腦怒訴諸於父母給的,雖然父母可能說了什麼令人生氣的話,但就算父母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不代表我們能理所當然地將所有的不滿,都傾洩在那一根稻草上。
第二,如果是內在,那可能是存在已久的情緒陰影問題(見註1),情緒有高有低,有歡樂也有憂鬱、壓抑、心碎與矛盾,沒有人應該無償的吸收別人的負面情緒,如果負面情緒的主因是來自於自我的內心狀態不佳,那麼遷怒於父母,也沒辦法解決問題,反而為親子關係多加了一道傷痕。
只不過,大多數人成天想著如何改變世界,卻從未想過改變自己,剖析自己的內在很累人,還是直接對外發飆比較輕鬆,這種負面情緒層層疊加的惡性循環,就是造成我們往往會對最親的人口出惡言的情形發生。
推薦閱讀:郭彥均:「請全天下的男人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孝順是媳婦無法替代的」
什麼叫做孝順?
有人認為把自己照顧好就是孝順,有人固定拿錢回家能稱作孝順,有人認為凡事必躬親、晨安暮請才是孝順,孔子則認為和顏悅色的照顧父母是盡孝道最困難的事情。你們覺得呢?
如果反過來想,照顧一個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實際的陪伴,而不是請一名優秀的保母、買華美的衣服或是數不清的玩具;那麼子女孝順父母,應該也是一樣的道理,撇除形式上的關心,不要隨意的將壞脾氣、換臉色丟給家人,聽起來簡單,又有多少人能身體力行呢?
註1:「情緒陰影」,按照心理諮商師 許皓宜的解說,就是讓人在情感暴雨來襲時,常常找不到傘的窘境;是阻礙我們身心能量的「情結」所在,也是我們心靈深處的「雜質」。這些無法被自我所意識到的情感經驗,原來背後,暗藏著許多我們還不夠了解自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