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育兒成長

「厭孩症」是一種文化差異嗎?公共場所幼兒哭鬧你會怎麼做

作者\媽媽經編輯 Reese

生不生孩子是個人的選擇,同理,喜不喜歡孩子是個人的自由。不過觀察現代社會,厭孩症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了,搭飛機、搭車、外食用餐,遇到哭鬧不止的嬰幼兒、疲憊的母親,我們的內心就是忍不住升起熊熊一把火。

隨處蒐集新聞或網友評論,不乏出現「管不了孩子就不要帶出門」、「理解無奈,但給社會造成麻煩的,還想別人多理解,好事你全佔了」、「家長沒素質,我家小孩就不會這樣。」

推薦閱讀:小孩真難搞?應付「歡必罷」2歲兒有妙招!

既然今天談論的是「孩子」本身,我們先排除部分「熊家長沒素質」的狀況。而孩子哭鬧的舉動,並非只有台灣或東方國家才會發生,西方國家也有,因此西方國家一定也有厭孩族,只不過兩種群體的應對方式,可能與文化差異有關。

你是否曾經為你有小孩深感抱歉、不好意思?

有一次,一個來自中國寧波的媽媽,擔心嬰兒搭飛機哭鬧,特地發給其他乘客耳塞和糖果,並附上紙條打預防針,寫道「在公共場合打擾別人的不是好孩子,我會盡力保持安靜的」。

厭孩症,幼兒哭鬧,小孩哭鬧,厭童症,文化差異
圖片來源:壹讀

這個舉動獲得媒體正面報導,讚揚家長「高素質」的品格,不過,美國《今日秀》資深編輯蕾貝卡,卻針對這種行為發表不同的見解:

「這些父母很可愛,但他們的舉動卻反映出一個危險的趨勢:你必須為你有一個孩子而道歉。我會用盡全力,嘗試所有辦法讓我的寶寶在飛機上不哭。相信我,我比任何人都恨嬰兒的哭聲,尤其當哭聲離我的耳朵只有4英尺的時候。當各種方法都試過了,我會帶他離開走道再走回來,抱一抱、哄一哄。

如果我跟你對到眼,我會給你一個『太抱歉了,沒辦法啊』的苦笑,然後你給我一個『沒關係,撐住啊』的同情臉。朋友們,這叫社會契約。如果你大翻白眼或使出憎惡的眼神看我,你就是在毀約。」

上述蕾貝卡所說的社會契約,指的是一種「文明共識」,一個有教養的成年人,面對寶寶的哭鬧,應該發揮基本的同理心。這種「文明共識」就像開車遇到老人慢吞吞的過馬路,不會急按喇叭催促;所在之處有孕婦或小孩,就不會在他們面前抽菸。

推薦閱讀:貪圖方便沒坐汽座,母抱嬰孩坐副駕出意外導致兒癱瘓

從社會心理學研究文化的層面上,東方人重視團體,傾向「隱藏脆弱」避免損害整體利益。而幼兒很明顯的被歸屬為家長的一部分,幼兒哭鬧影響集體利益,這是父母很自私、父母失職,要向大眾道歉,或是禁止出門危害他人的權益。

西方人傾向個人主義,文化取向為「願意表露脆弱之處」。每個人,包含嬰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據一名品牌經理的看法:「那是出於對吵鬧聲音的不悅,並非對於父母疏於管教的不滿。因為他們清楚個人主義。」所以他們不會把氣出在家長身上。

厭孩症,幼兒哭鬧,小孩哭鬧,厭童症,文化差異

面對孩子吵鬧,除了理智線斷掉的抱怨,還有沒有更好的做法?

1. 與其直接對父母表達不滿,不如直接蹲下來直視孩子,溫柔的告訴他們小聲一點。因為幼兒看到陌生的臉孔會產生防衛意識、轉移注意力;反而父母的熟悉給予他們安全感,因此繼續哭的恣意猖狂。

2. 家長自行攜帶或詢問機上、車廂內或餐廳的服務人員,有沒有塗鴉本、繪本或玩具能分散嬰幼童的注意力。如果沒有,祭出電子產品給他聽音樂、看巧虎。

3. 跟蕾貝卡一樣,離開當下的環境,但是一定要嘗試哄哄孩子,通常其他人看到家長正在努力緩解小孩哭鬧的行為,自然就不會太過怨懟。

參考資料:Jen Chen〈搭機時遇「厭童族」外有解嗎?社會心理學拆解基礎心態的東西文化差異〉

Tag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