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華人健康網 圖文提供\尖端出版
希望孩子開心度過每一天,碰到不開心的事情時,能夠勇敢、有自信地面對,相信是家長心中最深的期望。只要掌握下列幾個教養重點,就可以幫助孩子,達到這個目標喔!
Yes!家長可以這樣做!
1.要強化勇敢沒哭的時刻
小孩哭泣的情緒反應的確會令家長在外人面前感到尷尬、困窘,對孩子本身又覺得心疼、擔憂。正因為如此,爸媽很容易過度關注孩子哭泣的狀況,而忽略了孩子其實也有克服難關與情緒平和的時候。
譬如:平常不太敢主動跟別人互動的孩子,也有對別人微笑的時候;遇到失敗就掉淚的孩子,也一定有過保持冷靜、解決問題的經驗。這些勇敢沒哭的時刻並不多見,卻是鼓勵孩子自我突破最重要的動力,所以,更需要爸媽花心思細膩觀察、刻意強化。
爸媽可以試著做個「例外偵探」,努力發現孩子沒哭的時候、勇敢的時候、主動的時候、微笑的時候…等。一旦發現孩子的「例外表現」,記得用肯定的言語,具體指出孩子的勇敢作為,幫助他看到並記住這些成功的時刻,並告訴孩子:「你能主動說出想法,媽媽覺得你很勇敢喔!」也請記得不要說:「你看,你做得到啊…」這樣反而會再次提醒孩子去回憶更多做不到的時刻,讓他更有壓力。
這些被記住的勇敢時刻、被肯定的具體言語,都會化作孩子內在的自我對話,也會逐漸累積成孩子自信的基石喔!
推薦閱讀:上幼稚園愛哭鬧?爸媽可以這樣做
2.要創造孩子克服挑戰的機會
父母對孩子很難沒有期待,像是希望他自己完成功課、願意嘗試新的事物,或是希望他做事情負責等等,合乎孩子能力個性、剛剛好的期待,是培養高自尊孩子的養分,毫無期待的教養反而會造就低自尊、沒有動力的孩子。
然而,什麼是「剛剛好」的期待呢?要如何設定對孩子的要求標準,才不會落入期待過高或過低,反而導致孩子低自尊的陷阱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提供孩子有可能成功的「挑戰」。在提出要求之前,爸媽可以先想一想,這個要求孩子做得到嗎?他需要多努力才能達成?只要孩子有八成的成功機會,可以順利完成爸媽的要求,那麼就算是「剛剛好」的期許了。
同樣的道理,如果父母設定的目標,以孩子目前的能力成功機率非常低,那就算是難度過高的期望了。面對必然的失敗,就算爸媽不指責、不怒罵,仍然會陷孩子於低自尊的狀態。
譬如說:不太敢開口打招呼或向別人致歉道謝的孩子,如果一見面就要他打招呼;或收到禮物要馬上、熱情地表達謝意,可想而知,結果必然令大家都尷尬。這時候,如果爸媽能鼓勵孩子揮手或點頭示意,鼓勵孩子畫一張卡片或用其他比較能接受的方式表達對別人的謝意,孩子就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和爸媽的鼓勵,也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到的,自尊心就能隨著成就感而越來越提升。
3.要安排熱衷沉醉的事物
喜好與興趣是添加成就感和正能量的重要調劑品!心理學研究發現,從事喜歡的活動時,人會自然處於放鬆、愉快的狀態,憂慮感會消失,想法比較有彈性,抗壓性也會增加。像案例中的小芳,在感覺到孤單時,如果可以安靜地畫畫、看書,甚至享受其中,其實也能帶來溫柔的力量。
熱衷沉醉的事物本身,就可以讓人從中獲得愉悅、對未來懷抱希望,單純的喜歡而不需要在意成敗,往往可以帶來滿足,這種滿足會累積成為孩子面對挫折時的存款,讓孩子有能量面對壓力,只要看看運動場上揮汗如雨卻不以為意的孩子們,眼神專注熱情、充滿鬥志,就可以知道找出熱衷沉醉的事物,對情緒負向、比較敏感的孩子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此外,喜好與興趣也能進一步帶領孩子進入同質性比較高的團體中,找到跟自己有共鳴的夥伴。大家喜歡類似的事物,有一起聊天分享的話題,能專注閱讀、玩樂、運動或開玩笑,而不必太在乎自己的表現如何,這些輕鬆開心的時光,可以幫助孩子獲得歸屬感與安全感。
爸媽可以觀察看看,孩子平常喜歡做什麼?通常在從事什麼活動時,會非常投入?做哪些事情時,即使遇到困難也可以面對挫折繼續嘗試?有些孩子喜歡畫畫、看書,有些喜歡哼哼唱唱,有些喜歡勾勒想像中的事物…;即使是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都可以成為孩子熱衷沉醉的活動。
只要孩子能找到他熱情投入的事物,請父母盡量支持他去從事、去發揮,讓孩子從中建立自信的基礎。
Oops!爸媽千萬別這樣!
1.不貼標籤
人會朝向符合自己與他人預期的方向發展,這種效應就是先前提過的「自我實現預言」。也就是說,當孩子常常被說是聰明的、勇敢的、努力的、認真的……他就會越來越正向;相對而言,經常被說是膽小的、愛哭的、退縮的孩子,一旦碰到困難挫折、遭遇情緒起伏,就更容易以符合自我或他人預期的方式來反應,更難跳脫被設定的框架,以至於產生負向循環而越來越負面。
為了避免這種「貼標籤」的影響,爸媽可以留意自己跟孩子相處時所說的話語及用詞,盡可能少用負面的語句來論斷孩子,如:他就是很害羞、很被動,他就是玻璃心、草莓世代,他每次遇到人就是這樣…等。這些表達會內化變成孩子自我對話的內容,成為他心中撕不掉的自我標籤。讓孩子以為那是他的個性,而既然是個性,也就更難以改變了。
建議爸媽媽練習使用「針對當下情境」的說法,引導孩子把焦點放在當時的客觀行為,也就能幫助他跳脫長期自我評價的陷阱。例如,以「你剛剛低著頭,沒跟阿姨說謝謝,看起來好像有點尷尬、不好意思」代替「你就是太內向、你每次都這麼害羞」之類的說法。如此以來,孩子就有機會將負面的經驗轉化為學習的機會。
2.不過度保護
身為父母,看到孩子難過、害怕、退縮,捨不得的心情是可以想見的。然而,過度擔心孩子不快樂,看到孩子哭了就覺得是別人或外在環境要求太高,以為孩子一定很委屈,甚至在孩子還沒機會說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前,就急著保護他、為他做決定。
如:「沒關係,你如果不想,就不用打招呼」、「如果你不喜歡,不用勉強參加活動」等,過度擔憂的保護措施,不只剝奪了孩子思考、判斷與表達的機會,也讓他難以成長茁壯。尤有甚者,如果孩子只要一哭,就可以不必面對挑戰與壓力,無形中,就會強化了他用哭泣來解決問題的行為,最後變成難以改變的模式和習慣。
心裡不安、常常哭泣的孩子,其實內心多半也很渴望自我突破,也想嘗試與面對。只要爸媽多和孩子聊聊具體的問題解決策略,甚至可以在生活中以扮家家酒的方式沙盤演練,下次碰到同樣的情況時,親子雙方都會更清楚知道可以怎麼做喔!
推薦閱讀:逗哭小孩好玩嗎?拿不了分寸別跟孩子開玩笑
3.不製造失敗
很多爸媽擔心孩子太軟弱,為了讓孩子能面對困難和挑戰,會「刻意製造」挫折的機會,想磨練孩子的勇氣和意志力。然而,如果沒考慮到孩子的能力、不關心孩子的感受,這個磨練的過程往往會讓他再次印證「我就是不行」的想法,慢慢地,低自尊變成個性中的一部分,長大之後就算有再多成功經驗,也不容易修正悲觀、負面的自我認定。
即使孩子真的度過了這次難關,但其間經歷的過度緊張、過於擔憂,也會讓孩子難以把這個成功經驗歸功於自己,無法在心裡儲存成功的美好感受,反而會覺得是爸媽讓他過得這麼辛苦,而對父母有所怨言,這麼一來父母的苦心就白費了,真的很可惜。
心理師小叮嚀
孩子之所以哭泣,是因為看不到陰雨背後的陽光,父母的引導與帶領,能讓孩子有能力面對挫折、體驗失敗,進而累積成功、找到克服挑戰後的成就和喜悅。請把握孩子每個小小成功的片刻、讓他看到自己做得很好的地方,即使是愛哭的孩子也能一小步、一小步地迎向「成功」!
本文出自尖端出版《讀懂孩子的情緒話:小孩不暴走、家長不失控的好EQ養成法》一書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華人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