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疾病

人體體溫高不等於得新冠肺炎!有關體溫測量的5個問題

隨著疫情的不斷升級,「測體溫」逐漸成為一種日常「打卡」行為,無論進出社區、超市還是公司,都需測量,有些社區和學校,還會建議人們在家自行測溫報備。

如此高密度的測溫,自然會引發不少疑問:

■我的體溫一直測出來37度多,是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
■公用的溫度測量機器,會不會造成交叉感染?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焦慮,我們準備了5個體溫測量的相關問題,來解答大家的疑惑。

一、體溫測出多少度才算發燒?

發燒,是指體溫超過了正常範圍的上限。通常定義的正常體溫範圍在36~37°C左右,但由於測量方式及工具的不同,這樣簡單的定義就顯得不夠用了。

而我們常測的「額溫」和「耳溫」,因影響因素多,無標準參考範圍,臨床習慣參考「腋溫」。

根據這個標準,如發現自己有發熱症狀,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還有很多特殊因素,會導致體溫上升。

二、哪些情況能讓體溫產生波動?

天氣、飲食,甚至是生理期,很多因素都會對體溫產生影響,使其超出正常範圍。

所以測出體溫偏高,先別慌,看看是不是有下面這幾種情況:

1.氣溫高則體溫高,氣溫低則體溫低

體溫會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在高溫環境下(比如開暖氣的車內),你的體溫可能會稍有升高,在低溫環境下(比如冬天的室外),你的體溫則可能稍有降低。

在這些情況下,測溫就可能存在誤差,去常溫環境中待一會再測量會比較準確。

推薦閱讀:醫生!我是不是發燒了?體溫多少才算正常呢?

2.早上體溫低,下午體溫高

人的體溫在一天中,也會略有變化。早上起床,體溫處於低谷,下午接近傍晚,體溫處於高點,兩點之間的峰值差距大約在0.5°C左右。

3.運動和進餐後,體溫高

在劇烈運動、勞動或進餐後後,體溫也可略升高,但一般波動範圍不超過1°C。

4.嬰幼兒體溫高,老年人體溫低

嬰幼兒因代謝率高,體溫通常高於大齡兒童和成人;老年人因代謝率較低,體溫常低於青壯年,所以老人嚴重感染時,可能也僅表現為低熱。

5.女性排卵期、妊娠期體溫高

女性在排卵期體溫大約會升高0.6°C,並維持該體溫水平直至月經來潮(因此也有人通過監測體溫來預測排卵期)。

另外,妊娠期體內激素水平變化,也會使體溫升高。

有人可能會問了:如果上述情況都沒有,依然有發熱,就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了嗎?

三、「發熱」是否意味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不是,很多問題都會引起「發熱」。

不要因為「發熱」就盲目去醫院,這樣反而會提高感染的風險,在家隔離,保持觀察,通常幾天後會好轉。如果你在發熱或咳嗽的同時,還涉有以下4種情況之一,請及時就診:

1.發病前14天內有武漢市及周邊地區,或其他有病例報告社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發病前14天內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者)有接觸史。

3.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市及周邊地區,或來自有病例報告社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

4.聚集性病例(發病前14天內,參與過聚集性活動,且聚焦性活動中有2 例及以上確診)。

四、不同測溫工具有沒有區別?家用最推薦哪種?

有區別,不同工具的測量方式不同,結果也會有差異。目前常見的測溫工具有:

1.水銀溫度計

(不推薦)最傳統的測量工具,因容易斷裂而發生水銀洩漏中毒,不推薦使用,特別是兒童。

2.電子體溫計

(推薦)安全、經濟、溫度波動小、性價比非常高,是替代水銀體溫計的首選,推薦家庭使用。

3.額貼

(不推薦)受額頭出汗、風吹散熱、血管變化等因素影響,測量誤差比較大,不推薦使用。

4.紅外線體溫計-額溫槍

(推薦)優點是測量快速、便捷、無身體接觸,公共場合廣泛使用。

5. 紅外線體溫計-耳溫槍

缺點與額貼一樣,存在測量誤差,不過可以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來提高準確性。

推薦使用,特別是有孩子的家庭,因為測量方便。

(推薦)優點是方便快捷;缺點是測量會受方向、手法和耳屎影響,存在測量誤差,多次測量後,取平均值可以提高準確性,推薦使用。

推薦閱讀:口罩可以自行消毒、重複使用嗎?

五、公共場合使用的測溫工具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嗎?

公共場合大多採用非接觸式的紅外線測溫儀,一般不會導致交叉感染。但對於需要通過接觸皮膚或黏膜,才能完成測量的工具,需要在使用後進行酒精消毒,否則可能存感染的風險。

好了!看到了這,你是否對測量體溫這件事有了更多的了解呢?讓更多人正確認識「測體溫」,不會因為一點異常而擔驚受怕。

原文出處【體溫高不等於得新冠肺炎!有關體溫測量的5個問題

Tag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