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家庭關係

為了孩子不離婚?你以為是犧牲奉獻,孩子卻早已遍體鱗傷

作者\許川

“做心之所向的事不難,難的是拋開自己的願望和感受,去做正確的事。”

這是我的一位來訪者說的。

她為了能讓孩子在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已經做了十幾年“正確的事”——不跟感情破裂的老公離婚。原本她還想再堅持5年,等孩子考上大學後再離婚,可是最近發生的一件事讓她感到特別崩潰,她開始懷疑為了孩子不離婚是個徹頭徹尾的錯誤。

這位來訪者和老公結婚14年,孩子剛滿13歲,其實早在她懷孕的時候,和老公的矛盾就已經激化了。她的老公是一個愚孝還有些大男子主義的人,自從嫁給老公之後,婆婆就成了她的天,家裡的事沒有一件她能自己做主。要說這些婆媳矛盾她還能忍,有一件事是她怎麼也不能妥協的。

她懷孕17週的時候,婆婆說要帶她去給胎兒拍“0歲照片”留念,她跟著婆婆來到一家四維彩超攝影店,拍完之後,店裡的服務生熱情地送給他們一袋禮物。婆婆迫不及待地拆開禮包,裡面是一些粉色的嬰兒用品,小襪子小帽子什麼的。

就在這個時候,她發現婆婆的臉色瞬間變得很難看,回家的路上也沒有跟她說話。

到了晚上,婆婆跟她老公在廚房一陣嘀咕之後,老公把她拉進臥室關上了門,老公說,“我們把這個孩子拿掉吧,再懷個男孩”。她當時一下子就懵了,張了張嘴半天沒說出話。

老公扶她坐下,低下頭,慢慢跟她解釋了一通。原來,那個四維彩超攝影店是打著給胎兒拍“0歲留念照片”的由頭鑑定胎兒性別,完事之後不敢明目張膽直接告訴客戶,就通過送禮物的方式暗示,如果是藍色的禮物,就是男孩,粉色的禮物就是女孩。

這位來訪者說,當時她心裡騰起對婆婆的強烈恨意,整個人都因為氣憤而顫抖著。她老公看他不吭聲,語氣漸漸變得不耐煩,老公說“我和媽也不想這樣,可是我家就我一根獨苗,咱只有一次機會,必須生兒子。你得懂點事,顧全大局。”

當時她心裡僅存的那一點對老公的依戀和期盼瞬間化為烏有,她知道從此以後生活只能靠自己一個人,這個孩子,也只有她一個人來保護。想到這裡,她反而有種看淡一切的輕鬆,她輕輕說了一個字,“不”。

婚姻,離婚,親子關係

在後面的日子裡,她繼續白天上班晚上做家務,對婆婆的惡言惡語充耳不聞。婆婆甚至在客廳擺起了公公的靈位,當著她的面一邊上香一邊唸叨“他爹啊,家裡有個不孝的兒媳,你說我這一個老婆子該怎麼辦啊,你在天有靈,一定要保佑咱家不絕後。”

他老公也是軟硬兼施,又是勸又是威脅離婚,她一句都沒有跟老公吵,只說不離婚,也不可能拿掉孩子。

後來孩子月份大了,老公也就不再說什麼,只是對她異常冰冷,她挺著8個月的肚子時還得自己做家務,婆婆更是一點忙都不幫。

孩子出生時是深夜,婆婆沒有跟去醫院,直到老公給婆婆打電話,宣布居然生的是個男孩,婆婆才一骨碌爬起來興高采烈地奔去看大孫子。

月子裡時,婆婆就像換了一個人,又是給煲湯又是幫著哄孩子。這位來訪者說,“老公和婆婆,我決心一個也不原諒,但是為了我兒子,我不會跟他們起衝突,我知道我鬥不過婆婆,她要是把我趕出去,我的孩子就沒有媽媽了。”

兒子3歲時,婆婆突然心梗去世,從那之後,老公漸漸有了些變化。她發現老公跟她話多了,有時候沒話找話也要說幾句,但對於過去的恩怨,她實在沒辦法讓自己釋懷,而且現在婆婆不在了,她壓抑多年的壞情緒也逐漸爆發出來。

雖然她刻意注意不在兒子面前跟老公吵架,但無聲的戰鬥從來沒有停過。老公想帶全家人出去吃飯,她偏要做好一大桌子菜;老公給兒子買了一套樂高積木和兒子一起玩,她偏要拉著兒子學識字;兒子上學之後,老公許諾兒子考出好成績就帶他去主題樂園看恐龍,她偏要給孩子報一個奧數夏令營。

就這樣過了很多年,她發現老公有了外遇,她還是沒吵沒鬧,只是跟老公說“我們離婚吧,不過,要在兒子高考結束後,要不是為了兒子,我早就跟你離婚了,你要好自為之,對兒子好點,別讓他看出來你是個爛人。”

兒子13歲生日那天,夫妻倆買了蛋糕,請了兒子幾個要好的同學來家裡慶祝,許願的時候,兒子大聲說出自己的願望,一口氣吹滅蠟燭,而她的心在那一刻也跟著熄滅的燭光掉進了黑暗的無底深淵,因為兒子當眾喊出的願望是——我希望媽媽趕緊跟爸爸離婚,別再虛偽地裝模作樣了。

最終是誰打破了尷尬的氣氛她已經不記得了,聚會結束後,她把兒子叫到身邊,問兒子為什麼希望爸爸媽媽離婚。兒子哭著說“我覺得你根本不在乎我,你一跟爸爸生氣你就拿我撒氣,我一考不好你就說你為我付出了很多,說我讓你失望,你脾氣越來越大,我受不了你!爸爸也受不了你!”

這位來訪者第二天就找到我,說到這裡時她已經哭得泣不成聲,她一直問我“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她從肚子裡就開始保護的孩子這麼怨恨她,早知道這孩子跟他爸一樣沒良心,不如當初就那麼算了。她說“我一直堅定地以為為了孩子不離婚一定是對的,負責任的,即使我再恨他爸,我都能忍下來,我也知道不幸福就離婚對自己最好,可是我不能這麼做呀!”

這位來訪者的心境其實是絕大多數為了孩子不離婚的女人的寫照,她們認為有了孩子,孩子就是第一位的,要對孩子負責到底,即使犧牲了自己的幸福,那也是應該的、必須要做的。可是往往孩子不但沒有從中受益,反而性格陰鬱叛逆,甚至發展出極端的人格特徵。

為什麼會這樣呢?

首先,在你認為孩子還不懂事的年紀,實際上他就已經能夠根據父母的相處互動狀態和家庭氛圍形成感受。

在那些完整但不健全的婚姻家庭中,就算夫妻倆刻意不當著孩子的面發生衝突,表演出一幅和諧的畫面,孩子也能在生活細節中捕捉到緊張的情緒氛圍。對於小孩子來說,他理解不了的事也會對他產生影響。

隨著孩子的認知逐漸發展,他開始負面地理解周圍的世界,他會覺得成年人的世界都是虛偽的,人人都面目可憎,卻帶著假笑的面具,這種不利於身心健康的認知,會導致各類青少年心理問題,比如過度叛逆、厭學厭世、沉迷網絡虛擬世界、染上惡習等等。

其次,父母對孩子的犧牲,會化作對孩子的過度期待和高壓,他們雖然愛孩子,但無法和孩子建立起健康的親子關係。

他們往往忽視孩子的真實感受,不去認真了解孩子,而是以孩子的優秀來補償自己的不幸,所以每當孩子的學習成績和表現不符合預期、讓人失望時,父母都會搥胸頓足、苛責孩子,這在孩子的感受中,會覺得自己被愛是有條件的,這讓他們變得極度自卑,或者暴戾叛逆。

每年高考結束後第二天民政局門口就都是排大隊離婚的中年夫妻,可能他們中的大多數覺得自己的任務終於完成了,現在萬事大吉了,其實他們沒有看到的是自己孩子的內心早就佈滿了創傷。

這些孩子可能不具備愛與被愛的能力;可能自卑、自我價值感低;可能嚴重缺乏安全感……當他們走向社會、走上工作崗位、進入婚戀關係中,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就會越來越顯化出來,使他們無法以積極的方式應對生活中和社交中出現的問題,也不懂得如何去經營充滿愛與尊重的婚戀關係。

婚姻不幸福,為了孩子不離婚可以,但是不離婚雙方就必須要付出努力修復感情,努力給孩子一個不但完整而且健康健全的家庭,而不是貌合神離地湊合過。

實在無法修復感情,離婚也不等於不負責,父母可以分別給孩子愛和照顧,在適當的時候正向引導孩子理解父母的婚姻,也幫助孩子樹立起健康真誠的婚戀觀,避免孩子成為父母的惡化感情的傳遞者。

許川】授權轉載

推薦閱讀
父母離婚會對孩子有什麼心理影響?父母必須做的7件事
靠著孩子維持婚姻嗎?三個存在於每段破裂婚姻中的問題

Tag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