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媽媽經編輯 Stephanie
去年9月香港爆發全球第一起「老鼠傳染人類」的急性病毒性E型肝炎,14日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再公佈新增3例案例,其中一名74歲男性患者已於4日去世,另2例則症狀較輕,其中一人據稱今年1月來過台灣、2月曾到韓國,不過台灣目前沒有病例,疾管署要民眾不用太過恐慌。
鼠E肝於2010年在德國的鼠類首次發現後,美國、中國大陸、越南、印尼、英國皆曾於鼠類檢出,但在去年9月時,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袁國勇教授發表了人類首例鼠傳人E型肝炎案例;截至目前為止,全球人類鼠傳人E型肝炎病例共計6例,而香港就占了5例。
推薦閱讀:全台腸病毒升溫!5歲男童「全身紅疹、高燒」,家長千萬提高警覺
為什麼會出現鼠傳人的情況?根據媒體報導,過去急性病毒性E型肝炎可傳染給人類的是A亞型,在老鼠之間傳播的是C亞型,去年香港則首度發生C亞型鼠傳人案例,感染的患者免疫力皆低下。
不過,目前專家認為病毒還不會人傳人,疾管署使用香港袁教授團隊及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NIID)建議的檢驗方法,分析國內今年送驗之E型肝炎及未定型肝炎陰性檢體50件,至今未發現有陽性反應的檢體,未來將持續監測國內外疫情。
推薦閱讀:染麻疹趴趴走!疫情一口氣新爆10例,新感染者去過小巨蛋、戲院
鼠傳人E型肝炎會出現怎樣的症狀?其實與一般病毒性肝炎症狀類似,潛伏期約15至64天,可能出現發燒、倦怠、嘔吐、噁心、食慾不振、黃疸等症狀,但嚴重的話將可能會肝衰竭,造死亡率提高,而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因為需要服用降低免疫力的抗排斥藥物,因此為慢性E型肝炎的主要風險族群;而懷孕後期女性感染,死亡率可能高達2成。
鼠傳人E型肝炎怎麼預防?疾管署呼籲,該病可能感染的途徑像是:接觸帶病毒鼠類的排泄物、吃到受污染的食物,或是遭老鼠咬傷感染,建議民眾出國旅遊應該注意飲食衛生並注意環境清潔、避免接觸鼠類。
資料來源:疾管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