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媽媽經編輯 Reese
「你再吃這麼慢,我就打你了!」我們多多少少都聽過家長訓斥孩子吃飯太慢,不料這次母親卻對親生女兒狠心出手。父親節還沒過,原本暑假之後即將升小學一年級的女童,從此天人永隔。8月3日下午兩點,中國山東鄒平的一家四口正在吃午飯,7歲的大女兒因為吃飯太慢,不停被其母親威脅:你再吃這麼慢,我就打你了。接著母親就叫父親把小女兒抱出去,逕自鎖門,拿了一根鐵棍毆打大女兒。
根據魯齊晚報,該名父親表示女兒被鎖在房內,打了一個多小時之久,等到他進去看到女兒受傷,他就和老婆吵了起來。不過,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過去老婆也曾經多次毆打自己,這次他怕又受到波及,就出門到附近超商買菸抽。不久,他接到老婆電話:不要以為躲出去,就沒你的事了。等到他回家,傷痕累累的女兒對爸爸說想吃涼的,「她想吃雪糕,孩子媽媽也不允許。」他要送女兒去醫院,老婆還賞了他耳光。
推薦閱讀:孩子去餐廳愛尖叫,氣到揍他又懊惱!
原本復婚,是希望女兒有親生媽媽的陪伴
沒想到後來女兒一直喊肚子疼、呼吸變得微弱,父親馬上打電話叫救護車,一看情況不對,就自己抱起女兒趕往醫院,結果經過搶救依然不治身亡。當事人的親戚說,這對夫妻在女兒出生不久後離婚了,2017年復婚,女兒從爺爺、奶奶家接到爸媽家一起生活,而母親總是因為小事施暴,甚至有一次還擰女兒的耳朵以致潰爛。
這一次發生憾事,其實有跡可循。原來,父親告訴記者,當時重新結婚,是因為他覺得女兒已經5歲了,「孩子大了,需要有媽媽的陪伴。」這名父親難過的表示,自己每次勸架,也會被打,只是沒想到這一次會這麼嚴重。回想過去,有多少遺憾是因為「沒想到」、「早知道」?當虐童、家暴發生第一次,就應該採用積極的手段,避免任何再度發生的機會。
男性家暴受害比例正在逐年攀升
其實在台灣,2018年據統計男性家暴受害人已超過四分之一,甚至逼近三成。雖然家庭暴力受害者以女性居多,但男性受害者也在增加,且更多時候礙於男性自尊難以啟齒。通常,男性家暴受害者受到親密關係暴力居多,其中又以言語暴力、精神暴力最為常見。
推薦閱讀:以愛為名的施暴最可怕!呂秋遠:不該因「要有完整的家」而妥協
在伴侶中產生暴力的原因,係來自於雙方權利的不對等,以這次的事件,相對強勢的太太時常謾罵其丈夫,甚至動手動腳,而丈夫的吞忍讓步,並沒有為家庭帶來比較好的結果。這種性格差異是家暴案件中主要的因素之一,當這種傷害延伸至下一代,幼小的孩子何其無辜?或許,我們有必要翻轉傳統觀念,孩子不一定要雙親維繫婚姻的狀態下才能健康成長;但是,孩子絕對不能在有家暴陰影的環境中恐懼的生活。
根據衛服部資訊,並不是只有歐打才構成家暴,家庭成員間發生身體上、精神上、經濟上的騷擾、控制、威脅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就是家庭暴力。在家庭暴力發生的當下,首要保護自己的安全,避免身體的重要部位受到傷害,並儘快撥打110報警,由警察介入制止暴力,蒐集犯罪證據,並協助護送被害人就醫。
若疑似察覺有人受暴,請協助撥打113保護專線,或利用網路113線上諮詢 https://ecare.mohw.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