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媽媽經編輯Reese
「如果有一天我做了母親,我應該不會像媽媽那樣。」
「媽媽是我最在意的人,因為她,我的性格上有很大的變化。」
「我有兩道法令紋,這本來是困擾我的地方,但我每次照鏡子看到它,我會心裡一暖,這讓我看起來很像媽媽,真好。」
這是高圓圓說過的話,關於母親臥病的那幾年,如何顛覆她整個人。從「我不想變得像媽媽一樣」到發覺「是媽媽讓我越來越堅強」,在《我,39》紀錄片中,高圓圓展現了每一個女孩蛻變成一名女人、擔起母職的普世群像。
1. 女人30之後,可不可以別再「被審問」?
到了這個年紀,生活中最困擾的是什麼?高圓圓回答了許多女人都必須經歷過的問題:「你們為什麼不去生小孩?」彷彿一旦跨過了30–40歲的門檻,某種審問結界就此打開,當時38歲的她在訪談中無奈表示「好像不生孩子變成了她的錯」,而她也能理解,這是社會大眾對於女性形象的一種期待與期許。
推薦閱讀:結婚5年終於懷孕!39歲高圓圓高齡懷孕,該注意什麼呢?
2. 不知不覺,在自己的身上看見母親的影子
從《我,39》片中幾個地方,高圓圓透露自己逐漸變成了過去她從沒想過的「母親的樣子」。第一個鏡頭是高圓圓在開車,她要去母親的墓地。「我以前就屬於開快車的那種,一直喜歡超車,很沒有禮貌和規矩的開車,現在膽子就變得很小。」而高圓圓的媽媽就是一個低調、嚴謹的人。
你害怕衰老嗎?第二顆鏡頭,高圓圓回應沒有人是一夕之間變老的,當你第一次看見自己長出皺紋、白頭髮,這是你必須學著接受的一件事。以肌膚保養為例子,高圓圓還是很用心在護膚,花了大把的時間與努力,但肌膚還是會變老,她平心接受這種變老的過程。
親子之間相處何嘗不是如此?你將孩子抓的越緊,他們越想要掙脫開來;你越不想要成為和媽媽一樣的人,到頭來發現你們竟然如此相像。很多年少時候的衝動思緒與反抗,透過歲月的增累、腳步放慢之後,一切才逐漸清晰明朗。
3. 從母親生病,理解母愛的平凡與偉大
第三顆鏡頭,高圓圓抵達母親的墓地。在一片草原上,她坦承20幾歲的時候發現自己和母親一樣,有點社交恐懼症,「我不希望我像媽媽一樣那麼害羞」,但是參加社交活動時,她會躲在洗手間裡頭,期待不要有人來找她搭話。
後來,高圓圓的母親病的很嚴重,不停在ICU(加護病房)進出,高圓圓必須大量的與院方溝通、來往,「從開始真的很不適應,到後來慢慢變成一種習慣,再到後來,和陌生人打交道,其實是一件可以享受的事情。」
在母親躺臥病房,最終離世的那段日子,她感覺「家裡怎麼收拾都有點亂」,母親在的時候,她視之為理所當然;母親不在之後,恍然驚覺家事失序,母愛的付出,本來就是座落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上的,這些最不起眼的地方。
推薦閱讀:來自父母的情緒勒索,原來是因為不懂怎麼愛
俗濫卻真實的一句話:家是永遠的避風港
高圓圓在訪談中說:「我覺得他們(父母)給了我很多很對的東西」、「陪著媽媽之後,我發現很多事是不能靠想去過日子的」,也透露現在的她不再質疑自己與母親相不相像,而是感念父母所給予的一切。很多人與家裡有矛盾,畢生都想逃離原生家庭,卻在親人離開之後,發現曾經的枷鎖卻是內心仰賴的避風港
有多少人是在家人衰老、生病、過世之後,才發現沒有好好和解與告別,是多麼沉重的遺憾?今年4月升格人母的高圓圓,不再像年輕的時候害怕世事多變化,而是學著將「未知」的事物覆上期待與嚮往,同時珍惜陪伴家人的時光。
參考資料:騰訊視頻〈高圆圆《我 39》访谈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