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宜稜
到早餐店外帶餐點,可以看到有些店家直接將剛起鍋的蛋餅、吐司或漢堡裝進塑膠袋,而熱騰的飲料也直接被裝進飲料杯中,再附上塑膠吸管;就連內用,也可以看見送上桌的餐盤被套上一層塑膠袋,食物就直接放在塑膠袋上,讓人不禁擔憂每天吃進那麼多塑膠,會讓我們吃成塑膠人嗎?
不是每個材質的塑膠袋都適合承裝熱食
首先來看看塑膠袋。市售塑膠袋材質百百種,而可能被早餐店用來裝餐點或套在餐盤上的,則以聚乙烯(Polyethylene, PE)與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為主,其中PE又可分為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與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LDPE),進一步分析發現到:
●HDPE:耐熱溫度約90~110°C,具有耐酸、耐鹼、耐油、阻水、阻氣等特性,外觀多半不透明,摩擦時會有沙沙的聲音。
●LDPE:耐熱溫度約70~90°C,具有耐酸、耐鹼、耐油、耐酒精、耐水等特性,外觀為半透明或不透明,耐熱溫度較低,不適合承裝熱食。
●PP:耐熱溫度約90~140°C,具有耐酸、耐鹼、耐油、耐酒精、可煮沸等特性,外觀較有光澤。
由上述資料可以得知,使用HDPE、PP的塑膠袋承裝食物,其耐熱溫度與特性皆在安全範圍內,而需要注意的是LDPE,因為其耐熱溫度較低,若是用來承裝熱騰騰的食物或湯麵,確實可能造成部分物質溶出,長期食用可能對健康產生危害。不過市售塑膠袋在外包裝上都會明確標示出材質以及耐熱溫度,店家只要有注意,就不太會發生食安問題。
推薦閱讀:垃圾食物等於速食?漢堡其實還算營養?
早餐店飲料杯與塑膠吸管有吃進塑化劑的風險嗎?
接著來看看飲料杯與塑膠吸管,最常被討論的問題就是塑化劑,特別是網路謠傳「塑膠吸管是用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做的,因此喝飲料時會順便把吸管中的塑化劑吃下肚。」
不過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塑化劑只是一種代名詞,主要是指能讓塑膠更具柔軟、更具有可塑性的物質,例如水、植物油、檸檬酸到矽油等都可能是塑化劑的成分,因此許多PVC的製品(例如保鮮膜)必須在製造過程中添加塑化劑,才能讓成品更加柔軟,至於其他材質的塑膠製品則根本不需要添加塑化劑,若額外添加反而會讓產品無法成型。
而早餐飲料杯主要分為塑膠杯與塑膠淋膜紙杯,材質皆以PE與PP為主;再來看看塑膠吸管,最常見的材質為PP,因此早餐飲料杯與塑膠吸管自然不用太擔心塑化劑的問題。
業者應善盡把關義務 消費者購買時仍須仔細留意!
當然,身為外食族,很難清楚了解早餐店業者使用的塑膠袋材質是什麼,因此只能從外觀上留意,若是塑膠袋有遇熱萎縮的現象,或是出現異味、質變等,就不要再食用了。跟大家分享個小故事,《食力》編輯團隊曾有人在購買湯麵時,看見店員隨手拿起一個塑膠袋,將熱到還在冒煙的湯麵裝進去,塑膠袋瞬間就變形、萎縮了,結果那袋湯麵當然沒有人敢吃。
其實早餐店每日要消耗的塑膠袋數量真的很龐大,為了健康也為了環保,大家還是盡量自行準備可重複使用的餐盒與餐具,不僅能為環保盡一份心力,也能夠讓我們吃得更安心。
【食力】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早餐店的食物都用塑膠袋裝會讓我們吃成塑膠人嗎?】
執行編輯:Helen
核稿編輯:Ju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