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順興
父母想教養孩子遵從指令,就要避免以下4種獎懲錯誤說話法。
模糊的指令
「乖一點!」
「不要調皮搗蛋!」
「要守規矩!」……
「乖」「調皮搗蛋」「守規矩」等指令對孩子來說太模糊,他們往往不知如何遵從。應該改為比較具體的指令說法:
「不要在這邊玩!」
「請你坐好!」
「洗完澡再看電視!」……
推薦閱讀:歐巴馬:每天「整理床鋪」是最基本的要求
問題式的指令
「你覺得房間這麼亂,心情會好嗎?」
「在客廳裡跑來跑去是對的嗎?」……
孩子聽了你的問句,發現自己不對而改變行為,當然很完美。但就我的觀察,能夠因此領悟的孩子並不多。父母反而更常聽到「心情很好啊」、「跑來跑去又不會怎麼樣」……
。
終究,父母要擔起「領導」的責任,講出「我認為你的房間就是亂,我要你馬上整理」「在客廳跑就是危險,我禁止這個行為」。
冗長的指令
「麻煩你先去把玩具收拾好,再去把手洗一洗,還要記得要把房間的電燈關掉,然後來吃晚飯。」……
像這樣的指令對小孩子來說太長了,孩子記不住。不如把這一連串拆成獨立指令,孩子還比較容易遵從。
嘮叨的指令
「你為什麼要這樣子,到底要我講多少遍才要聽?為什麼我教你這個小孩這麼辛苦?你真的要把我氣死才甘心嗎?」……
推薦閱讀:你用3C帶孩子,孩子就認3C作父母
父母下的指令愈是碎念嘮叨,就愈無效。這樣的說話方式,顯示出父母的管理缺乏效率。
要記住,最適當的指令,是愈短愈好,要具體、準確地讓孩子曉得「要做什麼」,例如,「把玩具收進籃子」把玩具收進籃子「去洗手」……。
父母已經下達正確指令,孩子卻不遵守,就可以用「獎懲規則」來警告。可以說「如果不把玩具收好,今天就不能看電視」或「如果繼續玩,就要扣你10元」。警告後,再開始數「1、2、3」。